苹果iOS14.5引发的移动营销变革(2)——了解技术创新
2021-06-03
09:51
来源: 作者: 822浏览
被系列的前文中,我们描述了伴随苹果iOS 14.5的更新,颠覆了广告行业传统模式的苹果新隐私政策随之实行。曾经广告主们赖以进行精准广告投放和跨平台数据归因的idfa(设备广告标识符),将不能再主动获取,只有用户主动点击“授权同意”,App才可使idfa用于广告定向投放及归因。前文我们香惜介绍了苹果隐私新政相关的所有规则与文献,本文我们就来讨论,这样的新规下移动营销到底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
一直以来移动营销以精准为最核心的竞争优势,而随着实现精准的技术方式不断升级,数据的分析逐渐从设备层面过渡到应用行为、内容偏好、甚至到了地理位置、私人号码等等个人指向性极强的层面。这样的局面伴随着iOS14.5新规的出现被打破,接下来,移动营销技术需要回归到设备层级的本质,做到隐私保护与精准营销的平衡。伴随着新规的发布,市场上有两种主流的创新技术,本文我们就带大家了解这两个隐私与精准兼并的归因技术:字符串加密签名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甚至称不上什么创新的技术,但是当拥有足够高覆盖、高封闭的数据权限的时候,这项技术就能实现隐私保护与数据分析的双重功效。苹果SKAdnetwork解决方案,就是采用这项技术来解决IDFA缺失后的广告归因缺口。广告主和媒介申请了SKAd的账号之后,苹果会给广告方每一个广告位形成一个签名包,包括三种类型的信息:①广告主侧:广告主注册的网络ID、广告主APP的ID;②广告侧:展示广告的ID、广告活动的ID、广告展示的时间以及从以上信息中随机抽取形成的UUID,来确保ID包的唯一性;③媒体侧:媒体APP的ID。当用户从媒体端点击广告并且下载安装时,苹果通过破译与对比加密后的签名包字段,在进行广告的归因。在整个链条结束后苹果会给广告主回传结论字段,开发者进行解析跟汇总最终变成自己想要的数据形式。这种密钥归因技能保证用户的信息不被泄露,同样能对广告效果进行归因。不过其弊端在于,首先,除了苹果这种大官方否则权威跟安全性很难被买单;第二,数据颗粒感粗糙,不能进行深入和多维的解析。由于密钥归因的局限性,北美和国内的学者和公司都在研究一些脱离设备信息强依赖依然能够生成的、稳定的归因方式。弱特征归因就是其中一种,它是2017年最先被北美隐私学者提出来的,后陆续被国内外的归因以及设备数据公司采用与产品研发。所谓弱特征指的是单一不具备设备唯一锁定性的特征,(单一特征不能把设备缩小到10%设备数范围),利用多维度的设备层弱特征结合大数据与深度机器学习,算法生成唯一归因ID。在弱特征归因出现之前,大部分的设备归因ID算法是依赖于一个或几个底层的设备强特征信息,加上简单的算法生成的,我们本系列的前文描述过,这样的技术违反了苹果的开发者协议,利用强特征归因的产品也会逐渐被苹果淘汰。与之相反,弱特征归因摆脱了对于设备某种信息的高强依赖,更多倚重与大数据挖掘与深度机器学习的能力,通过叠加的弱特征与环境信息缩小设备范围,再通过预判设备未来行为或者校验历史行为规律来最终归因至一台设备。北京数字联盟的可信ID系统,以弱特征归因技术为基础,并在创新加入了预测算法。革命性的提升了归因效果,和归因速度。该产品已经被大范围商业使用。依赖可信ID的 IDFA解决方案,帮助开发者Mapping原生IDFA,也是目前市面上符合苹果规范且被广泛采用唯一方案。综上所述,随着广告行业颠覆性的转变,技术上的升级刻不容缓。这两种技术是广告数据技术革命中的解决方向,广告主或者开发者们必定要抓住机会,在新时代下良性发展。本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们会带大家详细了解市场上发布的所有针对iOS14.5推出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尽快帮助开发者做出正确的产品选择,减缓隐私事件带来的广告业务损失。
关于:数字联盟可信ID
数字联盟可信ID——是国内三方设备ID, 为APP在推广、营销、运营三大业务场景提供设备数据,用于监测推广质量、优化用户决策与维护账户安全。针对iOS14.5可信ID推出IDFA风控解决方案,按照苹果隐私新规则,利用弱特征归因专利技术,映射原生IDFA,帮助开发者实现移动营销ROI持续增长。